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二十九
二十九
一个特别的人
基尔萨诺夫离去以后大约过了三小时,韦拉·巴夫洛夫娜才清醒过来,她头脑中出现的头一个念头是:决不能这样就把工场放弃。是啊,虽然韦拉·巴夫洛夫娜喜欢向人家证明工场是在自行运转,其实她也知道这种想法只是自我欺骗罢了。实际上工场需要领导,否则全都垮掉。不过现在事业已经很牢靠,领导起来麻烦可能不多了。梅察洛娃有两个孩子,但是她一天还是可以拨出一个到一个半小时来,况且有些天还能多拨出些时间。她一定不会拒绝,因为眼下她在工场已经在于很多的工作了。韦拉·巴夫洛夫娜开始清理东西,准备变卖,又亲自派玛莎前往梅察洛娃家,先请她来,然后再去找那买卖旧衣和杂物的小商贩拉赫莉。拉赫莉是个绝顶精明、极会赚钱的犹太女人,却是韦拉·巴夫洛夫娜的女相好,拉赫莉对她绝对诚实,几乎所有的犹太小商贩对所有的正派人都如此。拉赫莉和玛莎应该去城里的寓所,把留在那儿的衣物归拢在一起,再顺路去找皮货商,韦拉·巴夫洛夫娜交给过他几件皮大衣,请他夏天保管保管。然后她们便带上这堆东西回到别墅,让拉赫莉好好估个价,按批发价一齐收购走。
玛莎出门时碰见拉赫梅托夫,他已经在别墅附近溜达了半个来小时了。
“您出去吗,玛莎?去很久吗?”
“是的,没准夜里才能回来呐。有很多事得办。”
“韦拉·巴夫洛夫娜一个人在家?”
“一个人
“那么我去坐坐,替您陪会儿她,说不定有什么事需要我呢。”
“请吧,要不我真为她担心。我倒忘了,拉赫梅托夫先生:请把邻居家的厨娘或保姆叫过来一个,她们都是我的朋友,叫她们来给开开饭,她还没吃午饭呐。”
“没关系。我也没吃,我们自己开饭好了。您吃过啦?”
“吃过啦,不吃过饭,韦拉·巴夫洛夫娜不会让我出去的。”
“这还算好。我还以为她尽想着自己的伤心事,把您吃饭的事给忘了呢。”
除了玛莎以及那些心灵单纯、穿著朴素得跟她一样或更有甚之的人之外,谁都有点惧怕拉赫梅托夫。就连洛普霍夫、基尔萨诺夫,甚至那些胆大包天、谁都不怕的人,见了他都不免生出几分敬畏来。他不大跟韦拉·巴夫洛夫娜接近,她认为他毫无情趣,他从来不加入她那圈子。玛莎却喜欢他,虽然他不像所有其他客人跟她那么亲切,那么爱说话。
“我不待邀请就来了,韦拉·巴夫洛夫娜,”他开口说,“不过我已经见过亚历山大·马特韦伊奇了,情况我全都知道了。因此我考虑或许有什么事情需要给您帮帮忙,我可以在您这儿待一晚上。”
本来他马上就可以帮忙的,眼下是帮韦拉·巴夫洛夫娜清理东西。任何别人处在拉赫梅托夫的位置上,准会依照她的请求或是自告奋勇立即着手于这件事。但他并未自告奋勇,更无人来请求。韦拉·巴夫洛夫娜只是握握他的手,真心实意地说,她很感激他的关怀。
“我待在书房,”他回答,“如果需要我帮忙,您就招呼我。要是有人来,我去开门,您自己就不用费心了。”
讲完这几句话,他不慌不忙地走进书房,从衣袋中掏出一大块火腿和一片黑面包--大约总共有四俄磅④。这本来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问题,从所有的一切事件中,从几乎所有的书本和几乎所有的人的头脑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混合掺半的现象。但它在这儿一定会具有样板式的形态:第一,牛顿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智者中最富天才和最合标准的智者;第二,跟他的智慧混合掺半的疯狂,却又是公认的、毋庸置疑的疯狂。因此,那是这方面的一本主要的书。这一普遍现象的最细微的特点,在这本书中应该比在任何其他地方表现得更鲜明,同时谁也不能去怀疑,这正是那种‘疯狂与智慧混合掺半’的现象的特点。一本值得研究的书。”他兴致勃勃地开始读那本书,近一百年来,除了校对,恐怕未必会有人读过它。除了拉赫梅托夫,对任何人来说读这本书犹如嚼沙子、啃锯末。可他却读得津津有味。
--------
①一俄磅合四○九·五克。
②麦考莱、基佐、梯也尔、兰克和盖尔文努斯系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资产阶级史学家。
③但以理预言见《旧约·但以理书》,圣约翰启示录见《新约·启示录》。牛顿的这篇著作发表于一七三三年,当时他已去世。
④上述牛顿著作用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宗教问题,同时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像拉赫梅托夫这样的人很少,迄今为止,这种典范我只见过八个,其中有两个妇女。除了有一点相同,他们彼此没有任何类似之处。他们当中有的人厚道温柔,有的人却严厉呆板;有的人郁郁寡欢,有的人却快快活活;有的人忙忙碌碌,有的人却斯斯文文;有的人容易动感情流眼泪(一个面孔严肃,喜欢肆无忌惮地嘲笑人;另一个面无表情,沉默寡言,对一切都很漠然。他俩在我面前痛哭过好几回,好像歇斯底里的妇女,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事情哭,而是漫无边际地聊着聊着就哭起来了。我相信他们单独相处时会常常哭的),也有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处事不惊、镇静如常。除了有一点相同,他们彼此没有任何类似之处,不过,单只是这个相同点已经足以使他们构成同类,区别于一切其他人了。我跟他们中的几位曾很接近,当我跟这些人单独相处时,我取笑他们。他们或者生气,或者不生气,可是他们也同样取笑自己。他们确实有许多可笑的地方,他们身上主要的一切,致使他们成为特殊一类人的一切,全都是可笑的。我喜欢取笑这类人。
我在洛普霍夫和基尔萨诺夫圈子里见过他们中间的一个,我这儿要讲的就是这一个。他是个活的人证,证明对于韦拉·巴夫洛夫娜的第二个梦中提到的洛普霍夫和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关于土壤性质的议论是需要有所保留的,那就是,无论土壤如何,至少总可以在其中找到一小块能长出健康麦穗的地方。说真的,我的小说的主角韦拉·巴夫洛夫娜、基尔萨诺夫和洛普霍夫的家谱是无法回溯到祖父母之前的。也许勉强能再添上个曾祖母,曾祖父必定早已被人忘却了,只知道他是曾祖母的丈夫,名叫基里尔,因为祖父叫格拉西姆·基里雷奇。拉赫梅托夫出身的家族从十三世纪起就已闻名于世,不但是我国,也是全欧洲的最古老的家族之一。从前有些鞑靼万人长--军长--在特维尔连同他们下属的武士一并被杀,据编年史记载,他们被杀似乎是由于他们企图叫人民改信伊斯兰教(他们大概不曾有过这种企图),实际上还是因为他们施横暴。他们当中有一个拉赫梅特。这拉赫梅特娶了个俄罗斯妻子,她本是特维尔一位内廷总管即宫廷事务大臣兼元帅的侄女,被拉赫梅特霸占。他们有个年幼的儿子,人家看他母亲的情面,宽恕了他,而且将他的原名拉蒂夫改为米哈伊尔。拉赫梅托夫上族的祖先便是这拉蒂夫--米哈伊尔·拉赫梅托维奇。他们在特维尔⑨田地。谁也不知道他怎样处置了这批农奴和五千五百俄亩田地⑩,也不知道他给自己留下了一千五百俄亩,而且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地主,以及他把留下的一份田地租出去还有近三千卢布的收入。当他生活在我们中间时,谁也不知道这些,这是我们后来才打听出来的。不过当时我们自然已经认定他是与那个拉赫梅托夫同宗同族。他们之中有许多富有的地主,他们全族人在熊河、霍表尔河、苏拉河和茨纳河⑾的上游总共拥有近七万五千名农奴,他们一直担任着那些地方的县贵族长,并且还经常有人担任他们拥有着农奴的上游三个省份的省贵族长,不是这一省,就是那一省。我们知道我们的熟人拉赫梅托夫每年的花销约为四百卢布,这个数目对当时的大学生来说已很可观,但是就拉赫梅托夫家族的地主来说,却又是微乎其微了。我们当中谁都很少去打听这类事情,我们不去打听也可以断定:我们的拉赫梅托夫源出于拉赫梅托夫家族中败落的、丧失了田庄的一支,他是省税务局里一个参议官的儿子,这参议官给孩子们留下了一笔不多的财产。而我们对这类事确实不感兴趣。
--------
①特维尔从十三世纪三十年代末叶起长期受鞑靼蒙古人统治,一二四六至一四八五年为特维尔公国首府,后来并人莫斯科大公国。
②舒瓦洛夫(一七二九—一七九七)俄国国务活动家。
③米尼赫(一六八三—一七六七)俄国国务活动家,宫廷政变后,伊莉莎白女皇登位(一八四一),他作为安娜女皇的宠信被流放。
④鲁勉采夫(一七二五—一七九六)俄军著名统帅。
⑤诺维,意大利北部城市。一七九九年俄军著名统帅苏沃洛夫率领的俄奥联军在诺维战役中击败法军。
⑥一八○七年,依法在普鲁土的提尔西特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
⑦斯彼兰斯基(一七七二—一八三九),俄国国务活动家,因其自由主义的改革遭到宫廷贵族的强烈反对,于一八一一年被免职,后被流放(一八一二—一八一六)。
⑧熊河,顿阿支流。
⑨一俄亩合一.○九公顷。
⑩暗示他把这些田产无偿地分给了农民。
⑾霍表尔河,顿河支流;苏拉河,伏尔加河支流;茨纳河为特维尔附近一条小河。
现在他二十二岁,他十六岁就当了大学生,可是几乎有三年离校外出。他念完二年级,回到田庄,打消了监护人的抗拒,处置了自己的产业,尽管他受到兄长们的诅咒,甚至姐夫妹夫都禁止他的姐妹提他的名字。然后他便采用各种方式漫游俄国:走过旱路,也走过水路,无论走旱路还是走水路,既用平常的办法,又用不平常的办法,例如步行,乘“拉斯希瓦”①,驾柳叶小舟。他有过许多冒险经历,全是他自己有意安排的。顺便说说,他送进喀山大学两人,送进莫斯科大学五人,他们的费用由他提供。而在他自己打算居住的彼得堡,他却没有送任何人上学,因此我们谁也不知道他的收入不是四百,而是三千卢布。这是到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我们只是发现他长期下落不明,直到他坐在基尔萨诺夫的书房里阅读牛顿对《启示录》的解释以前两年,他才回到彼得堡,进了语文系,早先他念的是自然科学系。我们知道的仅此而已。
--------
①“拉斯希瓦”,两端尖的大木帆船(多为平底,航行在伏尔加河及里海)。
虽然拉赫梅托夫在彼得堡的熟人当中谁也不了解他的亲属关系和财产关系,可是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两个外号,其中一个读者已经在这部小说里见到过了--“严肃派”。他听到后总是像平常那样微微一笑,欣然接受却又略带苦涩。而当人家叫他尼基图什卡或洛莫夫,或者用外号的全名尼基图什卡·洛莫夫去称呼他时,他却开朗地、甜蜜地笑了。他这样笑有充分的缘由,因为他享有使用这个千百万人所颂扬的光荣名字的权利,并非由于自然禀赋,他是凭着自己的坚强意志取得的。不过这个名字只在这片南北伸延八省、有一百俄里宽的狭长地带以内传扬开的,因此我还得向俄国其余各地的读者解释一下这个名字是怎么回事。尼基图什卡·洛莫夫是二十至十五年前伏尔加河上的一名纤夫,一个力大无穷的巨人。他身高两俄尺零十五寸1,长得虎背熊腰,体重十五普特②,不过他只是壮实,并不肥胖。他究竟有多大力气,只要说出一点就足够证明:他一人拿四个人的工钱。每逢船舶抵达一个城市,他一来到市场--伏尔加河流域叫“集市”,--远处条条胡同都传出小伙子们的喊声:“尼基图什卡·洛莫夫来啦,厄基图什卡·洛莫夫来啦!”于是大家全跑到从码头通往集市的大街上,一大群人跟随在他们英雄的身后蜂拥而去。
--------
①一俄尺合○.七一公尺。
②一普特合一六.三八公斤。
当拉赫梅托夫十六岁来到彼得堡时,就这方面说只是一个平常的少年。他个子挺高,长得相当结实,但是力气却毫不出众,在他碰见的同龄人中间,十个里面总会有两个能对付得了他。可是到了十六岁半,他忽然想起必须具有极佳的体质。于是开始下工夫。从此他就热中于做体操,这自然很好,不过体操只能增强其体质,首先却还得给身体打基础。所以有一阵,他每天用好几个小时,比练体操多一倍的时间去干种种需要力气的粗活如打水、搬柴、劈柴、锯木料、凿石头、翻地、打铁。他干过许多活儿,经常变换工种,因为每一种新的活儿和每一次变换工种,都会使他的某些部位的肌肉更加发达。他按照拳击手的食谱进食,专门给自己食用那些以能够增强体力而著称的东西--正是专门给自己食用--其中最主要的是半生的煎牛排。此后他一直这样生活着。如此锻炼了一年,他才外出旅行,旅行途中他有更多的机会来增强体力:他种过庄稼,做过木匠、摆渡的船夫以及各种对健康有益的行业中的工人;有一回他甚至作为一名纤夫走遍了伏尔加河流域,从杜博夫卡直到雷宾斯克①。如果他宣称想当纤夫,船主和纤夫们都一定觉得他绝顶荒唐,不会收留他的。但是他仅仅作为一名乘客上船,先跟大伙儿交上了朋友,然后再帮忙拉拉纤,过了一个星期,他拉得就跟一个地道的纤夫一模一样了。人家很快地注意到了这个新手不弱,开始跟他比起力气来,他竟然胜过了三个甚至四个最壮实的伙伴。当时他才二十岁,他的纤夫伙伴们便给他取名为尼基图什卡·洛莫夫,来纪念那位当时已退出舞台的英雄人物。第二年夏天他乘轮船外出,聚集在甲板上的平民乘客中,有一个是他去年拉纤的伙伴,这么一来,同行的大学生才知道该叫他尼基图什卡·洛莫夫。他确实力大无比,并且不惜花费工夫保持住这大力气。“需要这样,”他说,“这样会得到老百姓的敬爱,这有好处,可能会有用的。”
--------
①杜博夫卡,伏尔加河下游市镇,离察里津不远。雷宾斯克,伏尔加河上游市镇,在雅罗斯拉夫尔境内。
这一点从他十六岁起就深深地植根在他的脑子里了,因为一般来说,从那时起他的特性已开始发展起来了。他十六岁来彼得堡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刚从中学毕业的好学生,一个平常的、善良诚实的少年,他像一般大学新生通常那样度过了三四个月。可是他渐渐听说大学生中间有些特别聪明的人物,他们的思想与众不同。他打听出来四五个这类人的名字,当时他们的人数还少。他们引起他的兴趣,他设法去结识他们。他偶然邂逅基尔萨诺夫,于是从平常人到一个特别的人的变化开始了,他一直变到后来的尼基图什卡·洛莫夫和严肃派。第一晚,他贪婪地听着基尔萨诺夫说话,他哭着,喊着,高声诅咒那早该灭亡的事物,热烈祝福应该长存的事物,他激动兴奋地打断着对方的话语。“我从哪些书读起呢?”他问。基尔萨诺夫为他指点迷津。第二天早晨八点钟起,他就在涅瓦大街上来回踱步,从海军部码头走到警察桥,等着随便哪一家德国书店或法国书店最先开门,他便进去购买他所需要的书,回家一连读了三天三夜还不止,从星期四上午十一点到星期日晚间九点,总共八十二个小时。头两夜他不睡还没事,第三夜喝了八杯最浓的咖啡,到第四夜,无论什么咖啡都不管用了,他倒在地板上,一睡就是十四五个小时。隔了一周,他来找基尔萨诺夫,要求再指定一些书,并进行解释。他和基尔萨诺夫做朋友之后,又通过基尔萨诺夫结交了洛普霍夫。过了半年,虽然他才十七岁,而他们都快二十一了,但是他们并不把他看得比自己年幼,他已经成为一个特别的人了。
在他已往的生活中有些什么缘由,使他成了这样的人物呢?缘由不多,但确实有。他父亲性情专横,却聪明,有教养,可又是个极端的保守派,像玛丽娅·阿列克谢夫娜似的一个极端的保守派,但是比她诚实。他当然受不了他的父亲。单是父亲这样倒还没有什么。他母亲偏偏又是个温文尔雅的女人,难以忍受丈夫那乖僻的性情。乡下的情况他也都见识过②,结果倒了霉,她自然是首当其冲。他怜惜这个为他饱受折磨的女人。万千思绪掠过脑海,此时的基尔萨诺夫对于他来说,犹如当时的洛普霍夫对于韦拉·巴夫洛夫娜。在他已往的生活中是有一些缘由的,可是要成为这么一个特别的人,主要的当然还在于他的天性。在他离开大学,回到田庄和漫游俄国之前,他在物质生活,道德生活和智力活动中采用自己独特的原则已有一段时间了。等他回来的时候,这套原则就发展成为他始终不渝奉行的完整体系了。他对自己说过:“我决不沾酒,我不碰女人。”但他的性格热情奔放。“这样苦自己为了什么?根本不用这样走极端呀。”--“需要这样。我们要求人们充分享受生活,但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生活来证明,我们的这个要求并非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欲望,并非为了自己个人,而是为所有的人,我们说话只依据原则,不凭爱好,依据信念,不凭个人的需要。”
--------
①暗示拉赫梅托夫了解农奴制的危害。
②情妇多半是农奴。
因此他开始在各方面建立起最严格的生活方式。为了成为尼基图什卡·洛莫夫,并能把这称号保持下去,他必须吃牛肉,多多吃牛肉,他也的确吃了不少。但是除了牛肉,他舍不得花钱买任何别的食品。买牛肉他可以叫女房东买优质的,并且专门给他挑最好的部位,而他在自己家里所吃的其余东西都是最便宜的。他在家不肯吃白面包,只吃黑面包。他一连几星期不知糖滋味,一连几个月连一只水果也不进口,更不进食小牛肉或肥母鸡肉了。他决不自己花钱买这类食品:“我没有权利花钱来满足锦上添花的奢侈要求,”虽然他是精美食品喂养大的,口味很高,这从他对菜肴的品评上可以看出来。他在别人家里吃饭的时候,他在自己家里不肯吃的许多菜肴,他也会吃得津津有味,但是还有些菜他在别人家也照样不吃。区别对待的理由是很充分的:“哪怕老百姓只能偶然尝一尝的,只要有机会我也吃。老百姓永远无法企及的,我也不应该吃!我需要这样做,这至少能让我多少体会体会,他们的生活跟我比是多么艰难。”所以,假如端上一盘水果,他绝对是吃苹果而不吃杏儿。他在彼得堡才肯吃橙子,一到外省便不吃,您要知道,彼得堡的老百姓能吃上橙子,外省却不能。酥皮肉饼他肯吃,因为“优质馅饼不比酥皮肉饼差,酥皮点心老百姓司空见惯了,”可是他不吃沙丁鱼。他穿得很寒酸,尽管他喜欢高雅精致之物。在其余各方面,他也是过着斯巴达式的生活。比方说,他不许自己铺床垫,只睡一条毡褥子,甚至不让把毡褥子折成双层。
他曾有件受良心谴责的事--他没能戒烟:“离开雪茄我就不能思考。如果的确如此,我还有理,不过这兴许就是意志薄弱吧。”而他又不能抽劣等雪茄,要知道他可是在贵族环境里长大的。他那四百卢布的开销中,倒有将近一百五十卢布买雪茄抽了。“一个可恶的弱点”,正像他自己说的。惟独这个弱点方给人留有几分回击他的余地。假如他的指责使人难以忍受时,对方便回击道:“十全十美本来就不可能,你还抽烟呢。”这时拉赫梅托夫会加倍凶地指责起来,但是矛头多半转向了自己,原先那被指责的人倒不挨那么多指责了,虽然拉赫梅托夫并未由于自己有弱点而完全地姑息他。
他干的事多得惊人,因为他在支配时间方面也不许自己奢侈浪费,正像在物质生活中一样。他一个月中花费在娱乐上的时间连一刻钟都不到,他不需要休息。“我的工作杂七杂八,变换工种就是休息。”他的朋友们聚会的地点是在基尔萨诺夫家和洛普霍夫家,他也参加,但是去的次数只停留在能维系住与这个圈子的密切联系,决不多去:“我需要这种联系。每天发生的事情都证明,跟某个圈子的人保持密切联系是有好处的。必须有个随时了解各种消息的方便渠道。除了参加这个圈子的聚会以外,他从来不去任何人家,除非有事。而且事情一办完就走,连五分钟也不多待。他不在自己家中接待任何人,如果对方不能遵守同样的规矩,他是不让留下来的。他直率地对客人说:“我们已经谈完您的事情,现在让我干别的事吧,因为我应该珍惜时间。”
在他转变的最初几个月,他几乎所有时间都在读书。可是这种情况只持续了半年多一点。当他看到自己已经掌握了那种他认为是符合于正确原则的思想方法体系时,他立刻对自己说:“现在读书成了次要的事情,我已在这方面为生活做好准备。”从此他只在没事的空余时间来读书,而这样的时间在他是很少的。虽然如此,他还是以惊人的速度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现在他才二十二岁,可已经是一个学识渊博、功底深厚的人了。因为他在这件事上也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排除任何奢侈品和任性要求,专看必读书。什么叫必读书呢?他说:“每种学科的主要著作并不多,这少数著作阐述的内容都相当充分,相当清楚了,而所有其余的书不过是把那些内容加以重复、冲淡和篡改罢了。必读书只是那少数著作,读任何别的东西都是白费工夫。拿俄国小说来讲,我说首先该读果戈理。在几千篇别人的小说中,我从任选的五页书上各选五行,我看到的除了一个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果戈理之外,一无所获,那我为什么要读这种小说呢?科学也是同样,在科学著作里,这个界线甚至还更为分明。如果我读过亚丹·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和穆勒②时,读到第二十页就合上了书本:“全是《名利场》里面说过了的,看来也不会再有什么新鲜的了,不用再读了。”--“我读过的每本书都是这种有独创性的,这省得我再去多读几百本书了。”他说。
--------
①亚丹·斯密(一七二三—一七九○)、马尔萨斯(一七六六—一八三四)、李嘉图(一七七二—一八二三)和穆勒(一八○六—一八七三)都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家。
②《彭登尼斯》是英国作家萨克雷(一八一一—一八六三)于一八四八—一八五○年写成的小说。
体操、锻炼力气的粗活和读书,是拉赫梅托夫的私事。不过他返回彼得堡以后,这些私事只占了他四分之一的时间,其余的时间他都在干别人的事,或者干那不是专属任何人的事①。他平日也遵守着他在阅读中的规矩:不把时间花在次要的人和事上,而只用于主要的。次要的事和被支配的人随主要的变化而变化,不用他管。比方说,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子以外,只跟那些对别人有影响的人物结交。您若不是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无论用什么办法也别想跟他结交,甚至谈一次话也不可能。他会说:“请您原谅,我没工夫”,就走开了。同样,如果他想要结交您,那您用什么办法也躲不开。他索性来找您,说明他要干什么,他这样开门见山地说:“我想认识您,这是必要的。如果您觉得不合适,那就另外再指定一个时间、”您的琐细的小事他决不在意,即使您是他的亲朋好友,并且曾一再恳求他体察您的困难:“我没有工夫。”他说罢转身便走。但是他认为有关重大的事情必须他来过问时,他是定要管的,即使谁也不希望他过问:“我应该过问。”他会说。在眼下这种场合中他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谁也无法猜测了。就拿我跟他结识的经过为例吧。当时我已经不算年轻,生活过得还好,因此有五六位省里的青年同乡时不时地到我家来聚会。于是在他看来,我就是个难能可贵的人物了。这些青年看出我对他们友好,对我也就怀有好感,由此,他也听说了我的姓名。但是我在基尔萨诺夫家初次碰见他的时候,还没有听说过他,那是在他旅行归来不久。他是在我之后才进来的。在这个圈子中,我是他唯一不认识的人。他一进屋,马上就把基尔萨诺夫拉到一边,用眼光瞄了瞄我,说了几句话。基尔萨诺夫回答了他两句,就走掉了。过了一会儿,拉赫梅托夫在我正对面坐下,我们之间只隔着沙发旁边的一张小桌,他从这个离我只有一俄尺半远的地方使劲地盯着我的脸看起来。我很气忿:他不讲礼貌地审视我,仿佛他面前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幅肖像。我皱了皱眉头,他好像没事人似的。盯了两三分钟,他才对我说:“N先生,我需要跟您认识认识。我知道您,您可未必知道我。您向主人和这个圈子里您特别信任的其他人了解一下我的情况吧。”随后他起身到另一个房间里去了。“这个怪人是谁?”--“他是拉赫梅托夫。他希望您了解一下,他是否值得信任。绝对可信。还有,他是否值得注意。他比我们这儿所有的人加在一起还重要。”基尔萨诺夫说,其他的人也肯定了他的看法。过了五分钟,拉赫梅托夫回到大家坐着的房间。他没再跟我谈话,跟别人也谈得很少,因为大家的谈话既不带学术性,也无关紧要。“哎呀,已经十点钟了,”过了一会,他说,“十点钟我在另一个地方还有事。N先生,”他转向我,“我有几句话得跟您讲。当我把主人拉到一边,向他打听您是谁的时候,我用眼光瞄过您,因为反正您会看出来我在探问您是谁,所以我在提问时也无需注意这种自然动作了。您几时在家?我好去看您。”那时我不喜欢结交新相识,这种硬凑上来的我更不喜欢。“我只在家里过夜,白天整天都不在家。”我说。--“在家里过夜吗?您什么时候回家过夜?”--“很晚。”--“比方说呢?”--“两三点钟。”--“这没有关系,请指定一个时间。”--“如果您非来不可,那就定在后天三点半吧。”--“当然,我应该把您的话当作开玩笑和蛮横不讲礼,不过也许您有您的理由,也许还是值得赞许的理由呐。不管怎样,后天早晨三点半我准上您家。”--“不,既然您这样坚决,那么最好稍后一点儿来。我一上午都在家,一直到十二点。”“好,我十点钟左右来。您一个人在家吗?”--“嗯。”--“好。”他来了,然后同样单刀直入地一下子就提到那件使他认为必须跟我结识的事情上来。我们谈了半个来钟头。谈的什么这倒无关紧要,我只讲一点就足够:他说“您必须这样”,我说“不”,他说“您应该如此”,我说“完全不必”。过了个半小时,他说道:“继续谈下去显然也是徒劳无益。您不是相信我这个人绝对值得您信任吗?”--“是啊,大家都对我这么说,现在我亲眼看到了。”--“您仍然坚持您的意见?”--“仍然坚持。”“您知道该从这儿得出什么结论?您不是撒谎专家就是大坏蛋!您看竟然有人这么说话呢!如果别人对我讲这样的话,我该怎么对待他?恐怕会提出决斗吧?但是他的语调中没有丝毫的个人情绪,他犹如一位历史学家,冷静地下判断不是为了贬损谁,而是为了坚持真理,加上他的样子又那么怪异,你若生他的气就太荒唐了。我只能一笑了之。“撒谎专家和大坏蛋原是一样的啊。”我说。--“这一次并不一样。”--“这么说,也许我既是撒谎专家又是大坏蛋吧。”--“这一次不可能二者兼备。不过两者必居其一:也许您想的、做的和您嘴巴说的不是一码事,那么您就是个撒谎专家。也许您想的、做的确实跟嘴巴说的一个样,那么您就是个大坏蛋。两者必居其一。我认为您是头一种。”--“您乐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我继续笑着说。--“再见。无论如何,您要知道,我还对您保持着信任,并且愿意恢复我们的谈话,您什么时候乐意都可以。”
--------
①暗指革命活动。
虽然这件事不合情理,拉赫梅托夫却是完全对的:他这样开始是对的,因为他先把我的情况打听清楚了,然后他才开始行动。他这样结束谈话也是对的,我跟他说的确实不是我心里想的,他确实有权叫我撒谎专家,用他的话说,“这一次”我一点也没有感到委屈,甚至也没有觉得面子过不去,因为本来就是这么回事,而他也确实仍旧对我保持着信任,或许还有敬意。
是的,尽管他的态度不合情理,大家仍旧相信拉赫梅托夫的行动正是最为明智、最为利索的行动。他说话时,言辞之激烈,斥责之严厉简直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但是最富理智的人听了也不会怪罪他,他虽然异常粗暴,心地却是非常温和的。他的开场白大致是这类话--每逢他解释一个棘手的问题时,总是这样开始:“您知道,我讲话丝毫没有个人情绪。如果我的话听了不顺耳,那么请您原谅。但我认为,凡是认真负责的肺腑之言,您听了都不该见怪,因为那毫无侮辱人之意,而只是出于需要才说。不过,只要您觉得继续听我说下去没有用处,我马上就停止说。我的原则是:“该提出自己的意见时我总要提出的,但绝对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真的不强加于人。当他认为必须对您说出他的意见的时候,您是决计不能不听的,他一直要说到您对他讲的事情和他的用意理解为止。但是他用两三句话概括说明之后就会问您:“现在您已经知道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您认为进行这样的谈话有用处吗?”假如您回答“不”,他便欠欠身走开了。
他就是这样说话行事的,他的事情多得没底,却全跟他私人无关,他根本没有什么私事,这谁都知道。可是他到底有什么事情,圈子里的人也不知道,只见他忙个没完。他很少在家,老是跑来跑去,四处奔波,步行的时候多。而他家里也断不了人,有一些老朋友,也有不少新相识。因此他给自己规定两点到三点之间总要在家,好利用这段时间谈。工作和吃午饭。但是他常常几天几天地不在家。那时就由他的一位朋友待在他家里替他接待来访者,这人对他绝对忠诚,却总是缄默无语,犹如一座坟墓。
我们看见他坐在基尔萨诺夫书房中阅读牛顿对《启示录》的解释以后,约莫已过了两年光景,他离开了彼得堡,他告诉基尔萨诺夫和其他两三位密友说,他在这儿再也无事可做,能做的他都做了,再过三年左右他才能再有事可做,今后这三年是他的空闲时间,他想着利用这段间。采用他觉得合适的方式来给未来的活动做些准备。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曾经返回他原先的田庄,卖掉了他留下来的土地,得到三万五千卢布,上了一趟喀山和莫斯科,把将近五千卢布分发给了那七名受他接济的学生,好让他们能够完成学业。从此他的这段真实可信的故事就结束了,至于他离开莫斯科以后的去向,那谁也说不清了。在他失去音讯的几个月里,比大家更多了解他的人也不再为他保密了,把他在我们中间生活时按照他的要求一直没讲过的事情都透露出来。我们圈子里的人这才知道有好几名学生靠他接济,才知道了我上面讲过的有关他私人方面的大部分的事情,还知道了许多的故事,不过这些故事远没有把一切解释清楚,甚至什么也没有解释明白,只是将拉赫梅托夫描绘成一个使我们这圈子人都感到更为神秘不解的人物。这些故事或者以其怪诞离奇而令人惊诧不已,或者跟圈子里的人对他的看法完全相悖,我们总认为他对儿女私情十分冷漠,他没有一颗属于他个人的心,能为私生活的体验而怦然心动(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在此处把所有这些故事都讲述出来显然不得体,只引用其中的两个,两类当中各引用一个:一个属于不合情理的一类,另一个是跟圈子里的人原先对他的看法相悖的一类。我从基尔萨诺夫所讲的故事中来挑选吧。
在拉赫梅托夫第二次、大概也是最后一次离开彼得堡之前一年,他对基尔萨诺夫说道:“请给我大剂量的治刀伤的创口贴药膏。”基尔萨诺夫给了最大的一罐,他以为拉赫梅托夫要把这药送给本工作坊或其他易受刀伤的工匠的作坊。第二天早晨,拉赫梅托夫的女房东惊恐万分地跑来找基尔萨诺夫,说:“医生老爷,我不知道我那位房客出了什么事啦:他的房门上着锁,半天不出来,我往门缝里一看,他整个儿人倒在一摊血里。我喊起来,可他隔着房门对我说:‘没关系,阿格拉费娜·安东诺夫娜。’什么没关系!救救他吧,医生老爷,我怕出人命啊。你知道,他对自己下毒手。”基尔萨诺夫急急忙忙赶去。拉赫梅托夫打开房门,开朗地微笑着,笑中有一丝苦涩,基尔萨诺夫看到了一件不止会叫阿格拉费娜·安东诺夫娜惊奇无奈的怪事:拉赫梅托夫整件内衣(他只穿一件内衣)的后背和两侧衣襟都沾满了血,床底下有血,他睡的毡褥子上也有血。原来毡褥子上扎着几百枚小钉,钉子帽向下,钉子尖朝上,从毡褥子下面伸出将近半俄寸长,拉赫梅托夫在这些小钉子上躺了一夜。“这是怎么回事?哪能这样干,拉赫梅托夫?”基尔萨诺夫惊恐地说。--“一个试验。需要这样。当然是不合情理,可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呀。我看我能吃得住。”足见除了基尔萨诺夫看到的之外,女房东大概还可以大量地讲出拉赫梅托夫种种奇闻边事来。但是这位心地纯朴、衣着寒酸的老太太疼爱他,简直达到发疯的程度,从她那儿当然什么消息也得不到。就是这一次她跑去找基尔萨诺夫,也完全是拉赫梅托夫自己让她去的,好叫她放心:她以为他是想自杀,竟痛哭不已。
过了两个来月,拉赫梅托夫有一个星期或者一个多星期下落不明,可是当时谁也没理会,因为失踪几天在他并不罕见。这是五月末的事。现在基尔萨诺夫讲出了下面的故事,讲明拉赫梅托夫怎样度过这许多天的。这是拉赫梅托夫生平的一段爱情插曲。恋爱来源于一起事故,这起事故足以表明他不愧为尼基图什卡·洛莫夫的称呼。一天,拉赫梅托夫从帕戈洛沃一村步行进城,一边走一边沉思,照他的习惯,眼睛多半望着地上。走到林学院附近,传来一个女人的绝望的惊叫声,他一下子从沉思中猛醒过来。他一看,一匹马驾着一辆轻便车飞奔过来,车上坐着一位太太,她自己赶车,却驾驭不住了,缰绳拖在地下,那马离拉赫梅托夫只有两步远了。他奔到了路当中,可是马已经从他身边飞驰而过,他没能抓到缰绳,只来得及扳住马车的后轴,把车子煞住了,可他也跌倒了。人们跑来帮太太下车,扶起拉赫梅托夫。他的胸部有好几处伤,主要的是车轮刮掉了他腿上一大块肉。太太清醒过来以后,派人把他送往自己的别墅,别墅离出事地点不过半俄里远。他也同意了,因为他感到虚弱无力,但是他要求一定去请基尔萨诺夫,不请任何其他的医生。基尔萨诺夫认为胸部的受伤处虽不要紧,但却使得拉赫梅托夫失血过多而虚弱不堪。他躺了十来天。那位被救的太太当然亲自看护他。他虚弱得任什么别的事也不能做,只能跟她谈谈天,反正这段时间也是白费了,两人越谈话越多,谈兴越浓。太太是一位十九岁左右的寡妇,一个聪明、正派,不算贫穷,一般来说完全能够自立生存的女人。拉赫梅托夫那些火一般的话语当然没有涉及爱情,但却使她听得入了迷,“我梦见他被光轮环绕着”--她对基尔萨诺夫说。他也爱上了她。她从他的衣着和种种方面看,认定他是个身无分文的赤贫的人,因此当他在第十一天起床下了地,说是可以回家去的时候,她便酋先向他表白爱情,并且提出结婚。“我对您比对别人更加坦率。您看,像我这样的人,是没有权利把任何人的命运跟我自己拴在一起的。”“对,这是实话,”她说,“您不能结婚。不过您还是可以爱我到必须离我而去时。”--“不,我连这个也不能接受,”他说,“我应该抑制住我心中的爱情。对您的爱会拴住我的双手,就是不恋爱,我的手也不能很快地松开,已经给拴住了。但是我一定要松开,我不应该恋爱。”这位太太后来怎么样了?她的生活应当发生一次转折,她大概自己也变成一个特别的人了吧。我本想打听的,可是我至今还不知道,基尔萨诺夫没有把她的名字告诉我,他自己也不知她的下落。拉赫梅托夫请求过他别再跟她见面,也不要查问她的情况:“如果以后我猜想您会知道她的什么消息,我就忍不住要问起您,而这样做又不妥。”听到这个故事,大家才回忆起来,当时拉赫梅托夫有一个半月或两个月也许两个多月比平日更加阴郁,无论人家怎样指责他那可恶的弱点,即抽烟,他也不再激昂慷慨地埋怨自己,人家用尼基图什卡·洛莫夫的名字讨他欢心,他也不再有那开朗甜蜜的笑容了。我记起了更多的事:我们初次谈话后没多久,他就喜欢上了我,因为我跟他单独相处时总爱跟他开个玩笑。那个夏天,他跟我谈话有三四次之多,在回答我的玩笑话时,每次都情不自禁地说出这样的话:“好,可怜我吧,因为我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渴望生活的人啊。”接着又补充道:“算了,没什么,会过去的。”事情也确实过去了。可是有一次,在深秋季节,我跟他开玩笑过多,深深地触动了他,又引发他说出了这几句。
敏感的男读者也许由此而推论道,我对拉赫梅托夫的了解比我说出来的要多。也许是这样,我不敢反驳他,因为他很敏感。假定我知道得多,可是我知道的,而你,敏感的男读者,永远不会知道的事难道还少吗?不过,我真的不知道,确实不知道:如今拉赫梅托夫在哪儿?他的情况怎样?有朝一日我还能否再见到他?关于这些我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或推测,也就是掌握他的所有的熟人知道的那些情况。他离开莫斯科之后有三四个月下落不明,我们大家猜想他是到欧洲旅行去了。这种推测看来是对的,至少可以由这件事证明:拉赫梅托夫失踪后一年,基尔萨诺夫的一位熟人在从维也纳开往慕尼黑的火车上碰见一个俄国的年轻人,他自己说曾游遍各斯拉夫国家,所到之处跟各个不同的阶级接触,每到一国都要停留下来,以便充分了解当地居民中全部主要成员的观点、习俗、生活方式、生活设施以及富裕程度,为此他在城市里住过,也在乡下待过,常常步行着走村串乡,就像结识罗马尼亚人和匈牙利人那样,乘车或步行游历德国北部,由此再到南方,进入到奥地利境内使用德语的各省份,现在他正在往巴伐利亚去,接着到瑞士,经过符腾堡和巴登入法国,同样遍游法国后到英国,这还要花上一年的时间。如果这一年还有富裕的时间,他就去看看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如果时间不够,也就做罢,因为这并不那么“需要”,他“需要”考察的是上述的那些国家。为什么?“为的是加以对比”;再过一年,他无论如何“需要”到美国去,他更“需要”研究美国,这比研究任何其他国家更为迫切。他将在那里长住一段时间,也许一年多,也许就定居了,如果他能在当地找到事情做。但是再过三年左右他大概会回到俄国的,因为看来,不是现在俄国“需要”他回来,而是过三四年之后才“需要”。
这一切都很像拉赫梅托夫,就连叙述者头脑中储存的那么多的“需要”也很像他的口气。就叙述者所能记起来的,那旅客的年龄声音、外貌都跟拉赫梅托夫很一致。不过叙述者当时并没有特别注意自己的旅伴,况且相处的时间也不长,总共才两小时:他是在一个小城上的车,到一个村庄就下去了。因此叙述者只能用很一般的话来描述他的外貌,不是完全可信的:这多半就是拉赫梅托夫,但有谁知道他呢?也没准不是他呐。
还有一个传说,说有个俄国的年轻人,本来是地主,他去拜访十九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新哲学之父、一个德国人②,我只需要五千,其余的请您拿去用吧。”(那位哲学家生活十分贫困)--“因为什么?”--“好用来出版您的著作。”哲学家自然没有拿,但那俄国人好像还是用他的名义把钱存进了银行,然后给他写信说:“请随意支配这笔钱吧,即使把它扔到水里,这钱您已无法退还给我了,您不可能找到我了。”这笔钱好像至今还存在银行里响。假如这个传说是真的,那么毫无疑问,去拜访哲学家的一定是拉赫梅托夫。
--------
①指费尔巴哈。
②泰勒,旧时德国一种银币,一泰勒合三马克。
此刻坐在基尔萨诺夫书房中的,就是这样的一位先生。
不错,这位先生是个特别的人,是极为罕见的,我所以要如此详尽地描写这么一位极其罕见的人物,并不是为了教会你,敏感的男读者,用你全然不知的礼貌态度去对待这种人,这样的人你连一个也没看见过。你的眼睛不是为了去看这样的人物而造的,敏感的男读者。对你来说,他们是看不见的,只有诚实而大胆的眼睛才能看见他们。我给你描写这个人的目的,是让你哪怕能够风闻到世界上有了怎样一批人存在。至于这种描写对女读者和普通男读者的作用,他们自己是会知晓的。
不错,拉赫梅托夫这样的人荒唐好笑。我说他们荒唐是针对他们自身说的。因为我觉得他们怪可怜的。我这话也是针对那些为他们而着迷的高尚的人们说的,我说:不要追随着他们:高尚的人们,因为他们召唤你们走的是一条缺少个人欢乐的道路。但是高尚的人们不听我的话,却说:不,个人的欢乐并不缺少,而是很多的,即使有某处空白,这处空白地段也不长,我们有足够的力量跨越它,去到那充满欢乐、辽阔无垠的地方。那么,敏感的男读者,你这就知道了吧,我说拉赫梅托夫这类人荒唐,井不是对你说的,而是对另一部分读者说的。对你,敏感的男读者,我要说:这是些很好的人。因为我不说你自己不能明白。是的,这是些很好的人。他们人数虽少,却能使大家的生活如花似锦,没有他们,生活就要凋敝、衰朽。他们人数虽少,却能让大家自由地呼吸,没有他们,大家都会憋死。正直善良的人数目众多,而这种人却寥寥无几。可是他们在人群当中犹如茶里的茶碱,醇酒的芳香,群众的力量和精神底蕴都源于他们。这是优秀人物的精华,这是原动力的原动力,这是世上的盐中之盐①
--------
①耶稣称他的门徒为“世上的盐”,意指社会中的优秀分子而言,见《新约·马太福音》第章。
------------------
中国 择日 起名 培训中心
一个特别的人
基尔萨诺夫离去以后大约过了三小时,韦拉·巴夫洛夫娜才清醒过来,她头脑中出现的头一个念头是:决不能这样就把工场放弃。是啊,虽然韦拉·巴夫洛夫娜喜欢向人家证明工场是在自行运转,其实她也知道这种想法只是自我欺骗罢了。实际上工场需要领导,否则全都垮掉。不过现在事业已经很牢靠,领导起来麻烦可能不多了。梅察洛娃有两个孩子,但是她一天还是可以拨出一个到一个半小时来,况且有些天还能多拨出些时间。她一定不会拒绝,因为眼下她在工场已经在于很多的工作了。韦拉·巴夫洛夫娜开始清理东西,准备变卖,又亲自派玛莎前往梅察洛娃家,先请她来,然后再去找那买卖旧衣和杂物的小商贩拉赫莉。拉赫莉是个绝顶精明、极会赚钱的犹太女人,却是韦拉·巴夫洛夫娜的女相好,拉赫莉对她绝对诚实,几乎所有的犹太小商贩对所有的正派人都如此。拉赫莉和玛莎应该去城里的寓所,把留在那儿的衣物归拢在一起,再顺路去找皮货商,韦拉·巴夫洛夫娜交给过他几件皮大衣,请他夏天保管保管。然后她们便带上这堆东西回到别墅,让拉赫莉好好估个价,按批发价一齐收购走。
玛莎出门时碰见拉赫梅托夫,他已经在别墅附近溜达了半个来小时了。
“您出去吗,玛莎?去很久吗?”
“是的,没准夜里才能回来呐。有很多事得办。”
“韦拉·巴夫洛夫娜一个人在家?”
“一个人
“那么我去坐坐,替您陪会儿她,说不定有什么事需要我呢。”
“请吧,要不我真为她担心。我倒忘了,拉赫梅托夫先生:请把邻居家的厨娘或保姆叫过来一个,她们都是我的朋友,叫她们来给开开饭,她还没吃午饭呐。”
“没关系。我也没吃,我们自己开饭好了。您吃过啦?”
“吃过啦,不吃过饭,韦拉·巴夫洛夫娜不会让我出去的。”
“这还算好。我还以为她尽想着自己的伤心事,把您吃饭的事给忘了呢。”
除了玛莎以及那些心灵单纯、穿著朴素得跟她一样或更有甚之的人之外,谁都有点惧怕拉赫梅托夫。就连洛普霍夫、基尔萨诺夫,甚至那些胆大包天、谁都不怕的人,见了他都不免生出几分敬畏来。他不大跟韦拉·巴夫洛夫娜接近,她认为他毫无情趣,他从来不加入她那圈子。玛莎却喜欢他,虽然他不像所有其他客人跟她那么亲切,那么爱说话。
“我不待邀请就来了,韦拉·巴夫洛夫娜,”他开口说,“不过我已经见过亚历山大·马特韦伊奇了,情况我全都知道了。因此我考虑或许有什么事情需要给您帮帮忙,我可以在您这儿待一晚上。”
本来他马上就可以帮忙的,眼下是帮韦拉·巴夫洛夫娜清理东西。任何别人处在拉赫梅托夫的位置上,准会依照她的请求或是自告奋勇立即着手于这件事。但他并未自告奋勇,更无人来请求。韦拉·巴夫洛夫娜只是握握他的手,真心实意地说,她很感激他的关怀。
“我待在书房,”他回答,“如果需要我帮忙,您就招呼我。要是有人来,我去开门,您自己就不用费心了。”
讲完这几句话,他不慌不忙地走进书房,从衣袋中掏出一大块火腿和一片黑面包--大约总共有四俄磅④。这本来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问题,从所有的一切事件中,从几乎所有的书本和几乎所有的人的头脑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混合掺半的现象。但它在这儿一定会具有样板式的形态:第一,牛顿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智者中最富天才和最合标准的智者;第二,跟他的智慧混合掺半的疯狂,却又是公认的、毋庸置疑的疯狂。因此,那是这方面的一本主要的书。这一普遍现象的最细微的特点,在这本书中应该比在任何其他地方表现得更鲜明,同时谁也不能去怀疑,这正是那种‘疯狂与智慧混合掺半’的现象的特点。一本值得研究的书。”他兴致勃勃地开始读那本书,近一百年来,除了校对,恐怕未必会有人读过它。除了拉赫梅托夫,对任何人来说读这本书犹如嚼沙子、啃锯末。可他却读得津津有味。
--------
①一俄磅合四○九·五克。
②麦考莱、基佐、梯也尔、兰克和盖尔文努斯系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资产阶级史学家。
③但以理预言见《旧约·但以理书》,圣约翰启示录见《新约·启示录》。牛顿的这篇著作发表于一七三三年,当时他已去世。
④上述牛顿著作用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宗教问题,同时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像拉赫梅托夫这样的人很少,迄今为止,这种典范我只见过八个,其中有两个妇女。除了有一点相同,他们彼此没有任何类似之处。他们当中有的人厚道温柔,有的人却严厉呆板;有的人郁郁寡欢,有的人却快快活活;有的人忙忙碌碌,有的人却斯斯文文;有的人容易动感情流眼泪(一个面孔严肃,喜欢肆无忌惮地嘲笑人;另一个面无表情,沉默寡言,对一切都很漠然。他俩在我面前痛哭过好几回,好像歇斯底里的妇女,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事情哭,而是漫无边际地聊着聊着就哭起来了。我相信他们单独相处时会常常哭的),也有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处事不惊、镇静如常。除了有一点相同,他们彼此没有任何类似之处,不过,单只是这个相同点已经足以使他们构成同类,区别于一切其他人了。我跟他们中的几位曾很接近,当我跟这些人单独相处时,我取笑他们。他们或者生气,或者不生气,可是他们也同样取笑自己。他们确实有许多可笑的地方,他们身上主要的一切,致使他们成为特殊一类人的一切,全都是可笑的。我喜欢取笑这类人。
我在洛普霍夫和基尔萨诺夫圈子里见过他们中间的一个,我这儿要讲的就是这一个。他是个活的人证,证明对于韦拉·巴夫洛夫娜的第二个梦中提到的洛普霍夫和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关于土壤性质的议论是需要有所保留的,那就是,无论土壤如何,至少总可以在其中找到一小块能长出健康麦穗的地方。说真的,我的小说的主角韦拉·巴夫洛夫娜、基尔萨诺夫和洛普霍夫的家谱是无法回溯到祖父母之前的。也许勉强能再添上个曾祖母,曾祖父必定早已被人忘却了,只知道他是曾祖母的丈夫,名叫基里尔,因为祖父叫格拉西姆·基里雷奇。拉赫梅托夫出身的家族从十三世纪起就已闻名于世,不但是我国,也是全欧洲的最古老的家族之一。从前有些鞑靼万人长--军长--在特维尔连同他们下属的武士一并被杀,据编年史记载,他们被杀似乎是由于他们企图叫人民改信伊斯兰教(他们大概不曾有过这种企图),实际上还是因为他们施横暴。他们当中有一个拉赫梅特。这拉赫梅特娶了个俄罗斯妻子,她本是特维尔一位内廷总管即宫廷事务大臣兼元帅的侄女,被拉赫梅特霸占。他们有个年幼的儿子,人家看他母亲的情面,宽恕了他,而且将他的原名拉蒂夫改为米哈伊尔。拉赫梅托夫上族的祖先便是这拉蒂夫--米哈伊尔·拉赫梅托维奇。他们在特维尔⑨田地。谁也不知道他怎样处置了这批农奴和五千五百俄亩田地⑩,也不知道他给自己留下了一千五百俄亩,而且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地主,以及他把留下的一份田地租出去还有近三千卢布的收入。当他生活在我们中间时,谁也不知道这些,这是我们后来才打听出来的。不过当时我们自然已经认定他是与那个拉赫梅托夫同宗同族。他们之中有许多富有的地主,他们全族人在熊河、霍表尔河、苏拉河和茨纳河⑾的上游总共拥有近七万五千名农奴,他们一直担任着那些地方的县贵族长,并且还经常有人担任他们拥有着农奴的上游三个省份的省贵族长,不是这一省,就是那一省。我们知道我们的熟人拉赫梅托夫每年的花销约为四百卢布,这个数目对当时的大学生来说已很可观,但是就拉赫梅托夫家族的地主来说,却又是微乎其微了。我们当中谁都很少去打听这类事情,我们不去打听也可以断定:我们的拉赫梅托夫源出于拉赫梅托夫家族中败落的、丧失了田庄的一支,他是省税务局里一个参议官的儿子,这参议官给孩子们留下了一笔不多的财产。而我们对这类事确实不感兴趣。
--------
①特维尔从十三世纪三十年代末叶起长期受鞑靼蒙古人统治,一二四六至一四八五年为特维尔公国首府,后来并人莫斯科大公国。
②舒瓦洛夫(一七二九—一七九七)俄国国务活动家。
③米尼赫(一六八三—一七六七)俄国国务活动家,宫廷政变后,伊莉莎白女皇登位(一八四一),他作为安娜女皇的宠信被流放。
④鲁勉采夫(一七二五—一七九六)俄军著名统帅。
⑤诺维,意大利北部城市。一七九九年俄军著名统帅苏沃洛夫率领的俄奥联军在诺维战役中击败法军。
⑥一八○七年,依法在普鲁土的提尔西特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
⑦斯彼兰斯基(一七七二—一八三九),俄国国务活动家,因其自由主义的改革遭到宫廷贵族的强烈反对,于一八一一年被免职,后被流放(一八一二—一八一六)。
⑧熊河,顿阿支流。
⑨一俄亩合一.○九公顷。
⑩暗示他把这些田产无偿地分给了农民。
⑾霍表尔河,顿河支流;苏拉河,伏尔加河支流;茨纳河为特维尔附近一条小河。
现在他二十二岁,他十六岁就当了大学生,可是几乎有三年离校外出。他念完二年级,回到田庄,打消了监护人的抗拒,处置了自己的产业,尽管他受到兄长们的诅咒,甚至姐夫妹夫都禁止他的姐妹提他的名字。然后他便采用各种方式漫游俄国:走过旱路,也走过水路,无论走旱路还是走水路,既用平常的办法,又用不平常的办法,例如步行,乘“拉斯希瓦”①,驾柳叶小舟。他有过许多冒险经历,全是他自己有意安排的。顺便说说,他送进喀山大学两人,送进莫斯科大学五人,他们的费用由他提供。而在他自己打算居住的彼得堡,他却没有送任何人上学,因此我们谁也不知道他的收入不是四百,而是三千卢布。这是到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我们只是发现他长期下落不明,直到他坐在基尔萨诺夫的书房里阅读牛顿对《启示录》的解释以前两年,他才回到彼得堡,进了语文系,早先他念的是自然科学系。我们知道的仅此而已。
--------
①“拉斯希瓦”,两端尖的大木帆船(多为平底,航行在伏尔加河及里海)。
虽然拉赫梅托夫在彼得堡的熟人当中谁也不了解他的亲属关系和财产关系,可是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两个外号,其中一个读者已经在这部小说里见到过了--“严肃派”。他听到后总是像平常那样微微一笑,欣然接受却又略带苦涩。而当人家叫他尼基图什卡或洛莫夫,或者用外号的全名尼基图什卡·洛莫夫去称呼他时,他却开朗地、甜蜜地笑了。他这样笑有充分的缘由,因为他享有使用这个千百万人所颂扬的光荣名字的权利,并非由于自然禀赋,他是凭着自己的坚强意志取得的。不过这个名字只在这片南北伸延八省、有一百俄里宽的狭长地带以内传扬开的,因此我还得向俄国其余各地的读者解释一下这个名字是怎么回事。尼基图什卡·洛莫夫是二十至十五年前伏尔加河上的一名纤夫,一个力大无穷的巨人。他身高两俄尺零十五寸1,长得虎背熊腰,体重十五普特②,不过他只是壮实,并不肥胖。他究竟有多大力气,只要说出一点就足够证明:他一人拿四个人的工钱。每逢船舶抵达一个城市,他一来到市场--伏尔加河流域叫“集市”,--远处条条胡同都传出小伙子们的喊声:“尼基图什卡·洛莫夫来啦,厄基图什卡·洛莫夫来啦!”于是大家全跑到从码头通往集市的大街上,一大群人跟随在他们英雄的身后蜂拥而去。
--------
①一俄尺合○.七一公尺。
②一普特合一六.三八公斤。
当拉赫梅托夫十六岁来到彼得堡时,就这方面说只是一个平常的少年。他个子挺高,长得相当结实,但是力气却毫不出众,在他碰见的同龄人中间,十个里面总会有两个能对付得了他。可是到了十六岁半,他忽然想起必须具有极佳的体质。于是开始下工夫。从此他就热中于做体操,这自然很好,不过体操只能增强其体质,首先却还得给身体打基础。所以有一阵,他每天用好几个小时,比练体操多一倍的时间去干种种需要力气的粗活如打水、搬柴、劈柴、锯木料、凿石头、翻地、打铁。他干过许多活儿,经常变换工种,因为每一种新的活儿和每一次变换工种,都会使他的某些部位的肌肉更加发达。他按照拳击手的食谱进食,专门给自己食用那些以能够增强体力而著称的东西--正是专门给自己食用--其中最主要的是半生的煎牛排。此后他一直这样生活着。如此锻炼了一年,他才外出旅行,旅行途中他有更多的机会来增强体力:他种过庄稼,做过木匠、摆渡的船夫以及各种对健康有益的行业中的工人;有一回他甚至作为一名纤夫走遍了伏尔加河流域,从杜博夫卡直到雷宾斯克①。如果他宣称想当纤夫,船主和纤夫们都一定觉得他绝顶荒唐,不会收留他的。但是他仅仅作为一名乘客上船,先跟大伙儿交上了朋友,然后再帮忙拉拉纤,过了一个星期,他拉得就跟一个地道的纤夫一模一样了。人家很快地注意到了这个新手不弱,开始跟他比起力气来,他竟然胜过了三个甚至四个最壮实的伙伴。当时他才二十岁,他的纤夫伙伴们便给他取名为尼基图什卡·洛莫夫,来纪念那位当时已退出舞台的英雄人物。第二年夏天他乘轮船外出,聚集在甲板上的平民乘客中,有一个是他去年拉纤的伙伴,这么一来,同行的大学生才知道该叫他尼基图什卡·洛莫夫。他确实力大无比,并且不惜花费工夫保持住这大力气。“需要这样,”他说,“这样会得到老百姓的敬爱,这有好处,可能会有用的。”
--------
①杜博夫卡,伏尔加河下游市镇,离察里津不远。雷宾斯克,伏尔加河上游市镇,在雅罗斯拉夫尔境内。
这一点从他十六岁起就深深地植根在他的脑子里了,因为一般来说,从那时起他的特性已开始发展起来了。他十六岁来彼得堡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刚从中学毕业的好学生,一个平常的、善良诚实的少年,他像一般大学新生通常那样度过了三四个月。可是他渐渐听说大学生中间有些特别聪明的人物,他们的思想与众不同。他打听出来四五个这类人的名字,当时他们的人数还少。他们引起他的兴趣,他设法去结识他们。他偶然邂逅基尔萨诺夫,于是从平常人到一个特别的人的变化开始了,他一直变到后来的尼基图什卡·洛莫夫和严肃派。第一晚,他贪婪地听着基尔萨诺夫说话,他哭着,喊着,高声诅咒那早该灭亡的事物,热烈祝福应该长存的事物,他激动兴奋地打断着对方的话语。“我从哪些书读起呢?”他问。基尔萨诺夫为他指点迷津。第二天早晨八点钟起,他就在涅瓦大街上来回踱步,从海军部码头走到警察桥,等着随便哪一家德国书店或法国书店最先开门,他便进去购买他所需要的书,回家一连读了三天三夜还不止,从星期四上午十一点到星期日晚间九点,总共八十二个小时。头两夜他不睡还没事,第三夜喝了八杯最浓的咖啡,到第四夜,无论什么咖啡都不管用了,他倒在地板上,一睡就是十四五个小时。隔了一周,他来找基尔萨诺夫,要求再指定一些书,并进行解释。他和基尔萨诺夫做朋友之后,又通过基尔萨诺夫结交了洛普霍夫。过了半年,虽然他才十七岁,而他们都快二十一了,但是他们并不把他看得比自己年幼,他已经成为一个特别的人了。
在他已往的生活中有些什么缘由,使他成了这样的人物呢?缘由不多,但确实有。他父亲性情专横,却聪明,有教养,可又是个极端的保守派,像玛丽娅·阿列克谢夫娜似的一个极端的保守派,但是比她诚实。他当然受不了他的父亲。单是父亲这样倒还没有什么。他母亲偏偏又是个温文尔雅的女人,难以忍受丈夫那乖僻的性情。乡下的情况他也都见识过②,结果倒了霉,她自然是首当其冲。他怜惜这个为他饱受折磨的女人。万千思绪掠过脑海,此时的基尔萨诺夫对于他来说,犹如当时的洛普霍夫对于韦拉·巴夫洛夫娜。在他已往的生活中是有一些缘由的,可是要成为这么一个特别的人,主要的当然还在于他的天性。在他离开大学,回到田庄和漫游俄国之前,他在物质生活,道德生活和智力活动中采用自己独特的原则已有一段时间了。等他回来的时候,这套原则就发展成为他始终不渝奉行的完整体系了。他对自己说过:“我决不沾酒,我不碰女人。”但他的性格热情奔放。“这样苦自己为了什么?根本不用这样走极端呀。”--“需要这样。我们要求人们充分享受生活,但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生活来证明,我们的这个要求并非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欲望,并非为了自己个人,而是为所有的人,我们说话只依据原则,不凭爱好,依据信念,不凭个人的需要。”
--------
①暗示拉赫梅托夫了解农奴制的危害。
②情妇多半是农奴。
因此他开始在各方面建立起最严格的生活方式。为了成为尼基图什卡·洛莫夫,并能把这称号保持下去,他必须吃牛肉,多多吃牛肉,他也的确吃了不少。但是除了牛肉,他舍不得花钱买任何别的食品。买牛肉他可以叫女房东买优质的,并且专门给他挑最好的部位,而他在自己家里所吃的其余东西都是最便宜的。他在家不肯吃白面包,只吃黑面包。他一连几星期不知糖滋味,一连几个月连一只水果也不进口,更不进食小牛肉或肥母鸡肉了。他决不自己花钱买这类食品:“我没有权利花钱来满足锦上添花的奢侈要求,”虽然他是精美食品喂养大的,口味很高,这从他对菜肴的品评上可以看出来。他在别人家里吃饭的时候,他在自己家里不肯吃的许多菜肴,他也会吃得津津有味,但是还有些菜他在别人家也照样不吃。区别对待的理由是很充分的:“哪怕老百姓只能偶然尝一尝的,只要有机会我也吃。老百姓永远无法企及的,我也不应该吃!我需要这样做,这至少能让我多少体会体会,他们的生活跟我比是多么艰难。”所以,假如端上一盘水果,他绝对是吃苹果而不吃杏儿。他在彼得堡才肯吃橙子,一到外省便不吃,您要知道,彼得堡的老百姓能吃上橙子,外省却不能。酥皮肉饼他肯吃,因为“优质馅饼不比酥皮肉饼差,酥皮点心老百姓司空见惯了,”可是他不吃沙丁鱼。他穿得很寒酸,尽管他喜欢高雅精致之物。在其余各方面,他也是过着斯巴达式的生活。比方说,他不许自己铺床垫,只睡一条毡褥子,甚至不让把毡褥子折成双层。
他曾有件受良心谴责的事--他没能戒烟:“离开雪茄我就不能思考。如果的确如此,我还有理,不过这兴许就是意志薄弱吧。”而他又不能抽劣等雪茄,要知道他可是在贵族环境里长大的。他那四百卢布的开销中,倒有将近一百五十卢布买雪茄抽了。“一个可恶的弱点”,正像他自己说的。惟独这个弱点方给人留有几分回击他的余地。假如他的指责使人难以忍受时,对方便回击道:“十全十美本来就不可能,你还抽烟呢。”这时拉赫梅托夫会加倍凶地指责起来,但是矛头多半转向了自己,原先那被指责的人倒不挨那么多指责了,虽然拉赫梅托夫并未由于自己有弱点而完全地姑息他。
他干的事多得惊人,因为他在支配时间方面也不许自己奢侈浪费,正像在物质生活中一样。他一个月中花费在娱乐上的时间连一刻钟都不到,他不需要休息。“我的工作杂七杂八,变换工种就是休息。”他的朋友们聚会的地点是在基尔萨诺夫家和洛普霍夫家,他也参加,但是去的次数只停留在能维系住与这个圈子的密切联系,决不多去:“我需要这种联系。每天发生的事情都证明,跟某个圈子的人保持密切联系是有好处的。必须有个随时了解各种消息的方便渠道。除了参加这个圈子的聚会以外,他从来不去任何人家,除非有事。而且事情一办完就走,连五分钟也不多待。他不在自己家中接待任何人,如果对方不能遵守同样的规矩,他是不让留下来的。他直率地对客人说:“我们已经谈完您的事情,现在让我干别的事吧,因为我应该珍惜时间。”
在他转变的最初几个月,他几乎所有时间都在读书。可是这种情况只持续了半年多一点。当他看到自己已经掌握了那种他认为是符合于正确原则的思想方法体系时,他立刻对自己说:“现在读书成了次要的事情,我已在这方面为生活做好准备。”从此他只在没事的空余时间来读书,而这样的时间在他是很少的。虽然如此,他还是以惊人的速度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现在他才二十二岁,可已经是一个学识渊博、功底深厚的人了。因为他在这件事上也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排除任何奢侈品和任性要求,专看必读书。什么叫必读书呢?他说:“每种学科的主要著作并不多,这少数著作阐述的内容都相当充分,相当清楚了,而所有其余的书不过是把那些内容加以重复、冲淡和篡改罢了。必读书只是那少数著作,读任何别的东西都是白费工夫。拿俄国小说来讲,我说首先该读果戈理。在几千篇别人的小说中,我从任选的五页书上各选五行,我看到的除了一个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果戈理之外,一无所获,那我为什么要读这种小说呢?科学也是同样,在科学著作里,这个界线甚至还更为分明。如果我读过亚丹·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和穆勒②时,读到第二十页就合上了书本:“全是《名利场》里面说过了的,看来也不会再有什么新鲜的了,不用再读了。”--“我读过的每本书都是这种有独创性的,这省得我再去多读几百本书了。”他说。
--------
①亚丹·斯密(一七二三—一七九○)、马尔萨斯(一七六六—一八三四)、李嘉图(一七七二—一八二三)和穆勒(一八○六—一八七三)都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家。
②《彭登尼斯》是英国作家萨克雷(一八一一—一八六三)于一八四八—一八五○年写成的小说。
体操、锻炼力气的粗活和读书,是拉赫梅托夫的私事。不过他返回彼得堡以后,这些私事只占了他四分之一的时间,其余的时间他都在干别人的事,或者干那不是专属任何人的事①。他平日也遵守着他在阅读中的规矩:不把时间花在次要的人和事上,而只用于主要的。次要的事和被支配的人随主要的变化而变化,不用他管。比方说,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子以外,只跟那些对别人有影响的人物结交。您若不是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无论用什么办法也别想跟他结交,甚至谈一次话也不可能。他会说:“请您原谅,我没工夫”,就走开了。同样,如果他想要结交您,那您用什么办法也躲不开。他索性来找您,说明他要干什么,他这样开门见山地说:“我想认识您,这是必要的。如果您觉得不合适,那就另外再指定一个时间、”您的琐细的小事他决不在意,即使您是他的亲朋好友,并且曾一再恳求他体察您的困难:“我没有工夫。”他说罢转身便走。但是他认为有关重大的事情必须他来过问时,他是定要管的,即使谁也不希望他过问:“我应该过问。”他会说。在眼下这种场合中他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谁也无法猜测了。就拿我跟他结识的经过为例吧。当时我已经不算年轻,生活过得还好,因此有五六位省里的青年同乡时不时地到我家来聚会。于是在他看来,我就是个难能可贵的人物了。这些青年看出我对他们友好,对我也就怀有好感,由此,他也听说了我的姓名。但是我在基尔萨诺夫家初次碰见他的时候,还没有听说过他,那是在他旅行归来不久。他是在我之后才进来的。在这个圈子中,我是他唯一不认识的人。他一进屋,马上就把基尔萨诺夫拉到一边,用眼光瞄了瞄我,说了几句话。基尔萨诺夫回答了他两句,就走掉了。过了一会儿,拉赫梅托夫在我正对面坐下,我们之间只隔着沙发旁边的一张小桌,他从这个离我只有一俄尺半远的地方使劲地盯着我的脸看起来。我很气忿:他不讲礼貌地审视我,仿佛他面前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幅肖像。我皱了皱眉头,他好像没事人似的。盯了两三分钟,他才对我说:“N先生,我需要跟您认识认识。我知道您,您可未必知道我。您向主人和这个圈子里您特别信任的其他人了解一下我的情况吧。”随后他起身到另一个房间里去了。“这个怪人是谁?”--“他是拉赫梅托夫。他希望您了解一下,他是否值得信任。绝对可信。还有,他是否值得注意。他比我们这儿所有的人加在一起还重要。”基尔萨诺夫说,其他的人也肯定了他的看法。过了五分钟,拉赫梅托夫回到大家坐着的房间。他没再跟我谈话,跟别人也谈得很少,因为大家的谈话既不带学术性,也无关紧要。“哎呀,已经十点钟了,”过了一会,他说,“十点钟我在另一个地方还有事。N先生,”他转向我,“我有几句话得跟您讲。当我把主人拉到一边,向他打听您是谁的时候,我用眼光瞄过您,因为反正您会看出来我在探问您是谁,所以我在提问时也无需注意这种自然动作了。您几时在家?我好去看您。”那时我不喜欢结交新相识,这种硬凑上来的我更不喜欢。“我只在家里过夜,白天整天都不在家。”我说。--“在家里过夜吗?您什么时候回家过夜?”--“很晚。”--“比方说呢?”--“两三点钟。”--“这没有关系,请指定一个时间。”--“如果您非来不可,那就定在后天三点半吧。”--“当然,我应该把您的话当作开玩笑和蛮横不讲礼,不过也许您有您的理由,也许还是值得赞许的理由呐。不管怎样,后天早晨三点半我准上您家。”--“不,既然您这样坚决,那么最好稍后一点儿来。我一上午都在家,一直到十二点。”“好,我十点钟左右来。您一个人在家吗?”--“嗯。”--“好。”他来了,然后同样单刀直入地一下子就提到那件使他认为必须跟我结识的事情上来。我们谈了半个来钟头。谈的什么这倒无关紧要,我只讲一点就足够:他说“您必须这样”,我说“不”,他说“您应该如此”,我说“完全不必”。过了个半小时,他说道:“继续谈下去显然也是徒劳无益。您不是相信我这个人绝对值得您信任吗?”--“是啊,大家都对我这么说,现在我亲眼看到了。”--“您仍然坚持您的意见?”--“仍然坚持。”“您知道该从这儿得出什么结论?您不是撒谎专家就是大坏蛋!您看竟然有人这么说话呢!如果别人对我讲这样的话,我该怎么对待他?恐怕会提出决斗吧?但是他的语调中没有丝毫的个人情绪,他犹如一位历史学家,冷静地下判断不是为了贬损谁,而是为了坚持真理,加上他的样子又那么怪异,你若生他的气就太荒唐了。我只能一笑了之。“撒谎专家和大坏蛋原是一样的啊。”我说。--“这一次并不一样。”--“这么说,也许我既是撒谎专家又是大坏蛋吧。”--“这一次不可能二者兼备。不过两者必居其一:也许您想的、做的和您嘴巴说的不是一码事,那么您就是个撒谎专家。也许您想的、做的确实跟嘴巴说的一个样,那么您就是个大坏蛋。两者必居其一。我认为您是头一种。”--“您乐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我继续笑着说。--“再见。无论如何,您要知道,我还对您保持着信任,并且愿意恢复我们的谈话,您什么时候乐意都可以。”
--------
①暗指革命活动。
虽然这件事不合情理,拉赫梅托夫却是完全对的:他这样开始是对的,因为他先把我的情况打听清楚了,然后他才开始行动。他这样结束谈话也是对的,我跟他说的确实不是我心里想的,他确实有权叫我撒谎专家,用他的话说,“这一次”我一点也没有感到委屈,甚至也没有觉得面子过不去,因为本来就是这么回事,而他也确实仍旧对我保持着信任,或许还有敬意。
是的,尽管他的态度不合情理,大家仍旧相信拉赫梅托夫的行动正是最为明智、最为利索的行动。他说话时,言辞之激烈,斥责之严厉简直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但是最富理智的人听了也不会怪罪他,他虽然异常粗暴,心地却是非常温和的。他的开场白大致是这类话--每逢他解释一个棘手的问题时,总是这样开始:“您知道,我讲话丝毫没有个人情绪。如果我的话听了不顺耳,那么请您原谅。但我认为,凡是认真负责的肺腑之言,您听了都不该见怪,因为那毫无侮辱人之意,而只是出于需要才说。不过,只要您觉得继续听我说下去没有用处,我马上就停止说。我的原则是:“该提出自己的意见时我总要提出的,但绝对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真的不强加于人。当他认为必须对您说出他的意见的时候,您是决计不能不听的,他一直要说到您对他讲的事情和他的用意理解为止。但是他用两三句话概括说明之后就会问您:“现在您已经知道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您认为进行这样的谈话有用处吗?”假如您回答“不”,他便欠欠身走开了。
他就是这样说话行事的,他的事情多得没底,却全跟他私人无关,他根本没有什么私事,这谁都知道。可是他到底有什么事情,圈子里的人也不知道,只见他忙个没完。他很少在家,老是跑来跑去,四处奔波,步行的时候多。而他家里也断不了人,有一些老朋友,也有不少新相识。因此他给自己规定两点到三点之间总要在家,好利用这段时间谈。工作和吃午饭。但是他常常几天几天地不在家。那时就由他的一位朋友待在他家里替他接待来访者,这人对他绝对忠诚,却总是缄默无语,犹如一座坟墓。
我们看见他坐在基尔萨诺夫书房中阅读牛顿对《启示录》的解释以后,约莫已过了两年光景,他离开了彼得堡,他告诉基尔萨诺夫和其他两三位密友说,他在这儿再也无事可做,能做的他都做了,再过三年左右他才能再有事可做,今后这三年是他的空闲时间,他想着利用这段间。采用他觉得合适的方式来给未来的活动做些准备。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曾经返回他原先的田庄,卖掉了他留下来的土地,得到三万五千卢布,上了一趟喀山和莫斯科,把将近五千卢布分发给了那七名受他接济的学生,好让他们能够完成学业。从此他的这段真实可信的故事就结束了,至于他离开莫斯科以后的去向,那谁也说不清了。在他失去音讯的几个月里,比大家更多了解他的人也不再为他保密了,把他在我们中间生活时按照他的要求一直没讲过的事情都透露出来。我们圈子里的人这才知道有好几名学生靠他接济,才知道了我上面讲过的有关他私人方面的大部分的事情,还知道了许多的故事,不过这些故事远没有把一切解释清楚,甚至什么也没有解释明白,只是将拉赫梅托夫描绘成一个使我们这圈子人都感到更为神秘不解的人物。这些故事或者以其怪诞离奇而令人惊诧不已,或者跟圈子里的人对他的看法完全相悖,我们总认为他对儿女私情十分冷漠,他没有一颗属于他个人的心,能为私生活的体验而怦然心动(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在此处把所有这些故事都讲述出来显然不得体,只引用其中的两个,两类当中各引用一个:一个属于不合情理的一类,另一个是跟圈子里的人原先对他的看法相悖的一类。我从基尔萨诺夫所讲的故事中来挑选吧。
在拉赫梅托夫第二次、大概也是最后一次离开彼得堡之前一年,他对基尔萨诺夫说道:“请给我大剂量的治刀伤的创口贴药膏。”基尔萨诺夫给了最大的一罐,他以为拉赫梅托夫要把这药送给本工作坊或其他易受刀伤的工匠的作坊。第二天早晨,拉赫梅托夫的女房东惊恐万分地跑来找基尔萨诺夫,说:“医生老爷,我不知道我那位房客出了什么事啦:他的房门上着锁,半天不出来,我往门缝里一看,他整个儿人倒在一摊血里。我喊起来,可他隔着房门对我说:‘没关系,阿格拉费娜·安东诺夫娜。’什么没关系!救救他吧,医生老爷,我怕出人命啊。你知道,他对自己下毒手。”基尔萨诺夫急急忙忙赶去。拉赫梅托夫打开房门,开朗地微笑着,笑中有一丝苦涩,基尔萨诺夫看到了一件不止会叫阿格拉费娜·安东诺夫娜惊奇无奈的怪事:拉赫梅托夫整件内衣(他只穿一件内衣)的后背和两侧衣襟都沾满了血,床底下有血,他睡的毡褥子上也有血。原来毡褥子上扎着几百枚小钉,钉子帽向下,钉子尖朝上,从毡褥子下面伸出将近半俄寸长,拉赫梅托夫在这些小钉子上躺了一夜。“这是怎么回事?哪能这样干,拉赫梅托夫?”基尔萨诺夫惊恐地说。--“一个试验。需要这样。当然是不合情理,可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呀。我看我能吃得住。”足见除了基尔萨诺夫看到的之外,女房东大概还可以大量地讲出拉赫梅托夫种种奇闻边事来。但是这位心地纯朴、衣着寒酸的老太太疼爱他,简直达到发疯的程度,从她那儿当然什么消息也得不到。就是这一次她跑去找基尔萨诺夫,也完全是拉赫梅托夫自己让她去的,好叫她放心:她以为他是想自杀,竟痛哭不已。
过了两个来月,拉赫梅托夫有一个星期或者一个多星期下落不明,可是当时谁也没理会,因为失踪几天在他并不罕见。这是五月末的事。现在基尔萨诺夫讲出了下面的故事,讲明拉赫梅托夫怎样度过这许多天的。这是拉赫梅托夫生平的一段爱情插曲。恋爱来源于一起事故,这起事故足以表明他不愧为尼基图什卡·洛莫夫的称呼。一天,拉赫梅托夫从帕戈洛沃一村步行进城,一边走一边沉思,照他的习惯,眼睛多半望着地上。走到林学院附近,传来一个女人的绝望的惊叫声,他一下子从沉思中猛醒过来。他一看,一匹马驾着一辆轻便车飞奔过来,车上坐着一位太太,她自己赶车,却驾驭不住了,缰绳拖在地下,那马离拉赫梅托夫只有两步远了。他奔到了路当中,可是马已经从他身边飞驰而过,他没能抓到缰绳,只来得及扳住马车的后轴,把车子煞住了,可他也跌倒了。人们跑来帮太太下车,扶起拉赫梅托夫。他的胸部有好几处伤,主要的是车轮刮掉了他腿上一大块肉。太太清醒过来以后,派人把他送往自己的别墅,别墅离出事地点不过半俄里远。他也同意了,因为他感到虚弱无力,但是他要求一定去请基尔萨诺夫,不请任何其他的医生。基尔萨诺夫认为胸部的受伤处虽不要紧,但却使得拉赫梅托夫失血过多而虚弱不堪。他躺了十来天。那位被救的太太当然亲自看护他。他虚弱得任什么别的事也不能做,只能跟她谈谈天,反正这段时间也是白费了,两人越谈话越多,谈兴越浓。太太是一位十九岁左右的寡妇,一个聪明、正派,不算贫穷,一般来说完全能够自立生存的女人。拉赫梅托夫那些火一般的话语当然没有涉及爱情,但却使她听得入了迷,“我梦见他被光轮环绕着”--她对基尔萨诺夫说。他也爱上了她。她从他的衣着和种种方面看,认定他是个身无分文的赤贫的人,因此当他在第十一天起床下了地,说是可以回家去的时候,她便酋先向他表白爱情,并且提出结婚。“我对您比对别人更加坦率。您看,像我这样的人,是没有权利把任何人的命运跟我自己拴在一起的。”“对,这是实话,”她说,“您不能结婚。不过您还是可以爱我到必须离我而去时。”--“不,我连这个也不能接受,”他说,“我应该抑制住我心中的爱情。对您的爱会拴住我的双手,就是不恋爱,我的手也不能很快地松开,已经给拴住了。但是我一定要松开,我不应该恋爱。”这位太太后来怎么样了?她的生活应当发生一次转折,她大概自己也变成一个特别的人了吧。我本想打听的,可是我至今还不知道,基尔萨诺夫没有把她的名字告诉我,他自己也不知她的下落。拉赫梅托夫请求过他别再跟她见面,也不要查问她的情况:“如果以后我猜想您会知道她的什么消息,我就忍不住要问起您,而这样做又不妥。”听到这个故事,大家才回忆起来,当时拉赫梅托夫有一个半月或两个月也许两个多月比平日更加阴郁,无论人家怎样指责他那可恶的弱点,即抽烟,他也不再激昂慷慨地埋怨自己,人家用尼基图什卡·洛莫夫的名字讨他欢心,他也不再有那开朗甜蜜的笑容了。我记起了更多的事:我们初次谈话后没多久,他就喜欢上了我,因为我跟他单独相处时总爱跟他开个玩笑。那个夏天,他跟我谈话有三四次之多,在回答我的玩笑话时,每次都情不自禁地说出这样的话:“好,可怜我吧,因为我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渴望生活的人啊。”接着又补充道:“算了,没什么,会过去的。”事情也确实过去了。可是有一次,在深秋季节,我跟他开玩笑过多,深深地触动了他,又引发他说出了这几句。
敏感的男读者也许由此而推论道,我对拉赫梅托夫的了解比我说出来的要多。也许是这样,我不敢反驳他,因为他很敏感。假定我知道得多,可是我知道的,而你,敏感的男读者,永远不会知道的事难道还少吗?不过,我真的不知道,确实不知道:如今拉赫梅托夫在哪儿?他的情况怎样?有朝一日我还能否再见到他?关于这些我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或推测,也就是掌握他的所有的熟人知道的那些情况。他离开莫斯科之后有三四个月下落不明,我们大家猜想他是到欧洲旅行去了。这种推测看来是对的,至少可以由这件事证明:拉赫梅托夫失踪后一年,基尔萨诺夫的一位熟人在从维也纳开往慕尼黑的火车上碰见一个俄国的年轻人,他自己说曾游遍各斯拉夫国家,所到之处跟各个不同的阶级接触,每到一国都要停留下来,以便充分了解当地居民中全部主要成员的观点、习俗、生活方式、生活设施以及富裕程度,为此他在城市里住过,也在乡下待过,常常步行着走村串乡,就像结识罗马尼亚人和匈牙利人那样,乘车或步行游历德国北部,由此再到南方,进入到奥地利境内使用德语的各省份,现在他正在往巴伐利亚去,接着到瑞士,经过符腾堡和巴登入法国,同样遍游法国后到英国,这还要花上一年的时间。如果这一年还有富裕的时间,他就去看看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如果时间不够,也就做罢,因为这并不那么“需要”,他“需要”考察的是上述的那些国家。为什么?“为的是加以对比”;再过一年,他无论如何“需要”到美国去,他更“需要”研究美国,这比研究任何其他国家更为迫切。他将在那里长住一段时间,也许一年多,也许就定居了,如果他能在当地找到事情做。但是再过三年左右他大概会回到俄国的,因为看来,不是现在俄国“需要”他回来,而是过三四年之后才“需要”。
这一切都很像拉赫梅托夫,就连叙述者头脑中储存的那么多的“需要”也很像他的口气。就叙述者所能记起来的,那旅客的年龄声音、外貌都跟拉赫梅托夫很一致。不过叙述者当时并没有特别注意自己的旅伴,况且相处的时间也不长,总共才两小时:他是在一个小城上的车,到一个村庄就下去了。因此叙述者只能用很一般的话来描述他的外貌,不是完全可信的:这多半就是拉赫梅托夫,但有谁知道他呢?也没准不是他呐。
还有一个传说,说有个俄国的年轻人,本来是地主,他去拜访十九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新哲学之父、一个德国人②,我只需要五千,其余的请您拿去用吧。”(那位哲学家生活十分贫困)--“因为什么?”--“好用来出版您的著作。”哲学家自然没有拿,但那俄国人好像还是用他的名义把钱存进了银行,然后给他写信说:“请随意支配这笔钱吧,即使把它扔到水里,这钱您已无法退还给我了,您不可能找到我了。”这笔钱好像至今还存在银行里响。假如这个传说是真的,那么毫无疑问,去拜访哲学家的一定是拉赫梅托夫。
--------
①指费尔巴哈。
②泰勒,旧时德国一种银币,一泰勒合三马克。
此刻坐在基尔萨诺夫书房中的,就是这样的一位先生。
不错,这位先生是个特别的人,是极为罕见的,我所以要如此详尽地描写这么一位极其罕见的人物,并不是为了教会你,敏感的男读者,用你全然不知的礼貌态度去对待这种人,这样的人你连一个也没看见过。你的眼睛不是为了去看这样的人物而造的,敏感的男读者。对你来说,他们是看不见的,只有诚实而大胆的眼睛才能看见他们。我给你描写这个人的目的,是让你哪怕能够风闻到世界上有了怎样一批人存在。至于这种描写对女读者和普通男读者的作用,他们自己是会知晓的。
不错,拉赫梅托夫这样的人荒唐好笑。我说他们荒唐是针对他们自身说的。因为我觉得他们怪可怜的。我这话也是针对那些为他们而着迷的高尚的人们说的,我说:不要追随着他们:高尚的人们,因为他们召唤你们走的是一条缺少个人欢乐的道路。但是高尚的人们不听我的话,却说:不,个人的欢乐并不缺少,而是很多的,即使有某处空白,这处空白地段也不长,我们有足够的力量跨越它,去到那充满欢乐、辽阔无垠的地方。那么,敏感的男读者,你这就知道了吧,我说拉赫梅托夫这类人荒唐,井不是对你说的,而是对另一部分读者说的。对你,敏感的男读者,我要说:这是些很好的人。因为我不说你自己不能明白。是的,这是些很好的人。他们人数虽少,却能使大家的生活如花似锦,没有他们,生活就要凋敝、衰朽。他们人数虽少,却能让大家自由地呼吸,没有他们,大家都会憋死。正直善良的人数目众多,而这种人却寥寥无几。可是他们在人群当中犹如茶里的茶碱,醇酒的芳香,群众的力量和精神底蕴都源于他们。这是优秀人物的精华,这是原动力的原动力,这是世上的盐中之盐①
--------
①耶稣称他的门徒为“世上的盐”,意指社会中的优秀分子而言,见《新约·马太福音》第章。
------------------
中国 择日 起名 培训中心